光明日报:专家集聚苏州大学探讨高水平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日前,由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聚焦区域发展、聚力协同创新——高水平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近2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在为期一天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社会结构转型中的合作治理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探讨。

“协同是路径,创新是目标,机制创新则是工作创新的关键,也是激发研究活力的着力点。”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负责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进华教授说,希望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迸发出更有益于区域发展和协同创新的新思想、新路径。

其实,关于高水平协同创新心中建设,苏州大学在多年之前就开始了探索和实践,理论研讨的声音不断,实践行动的步伐有力。作为国家“2011”协同创新计划首批入选高校,苏州大学在协同创新方面既有大视野,亦不乏新理念。

2014年成立的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江苏省首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以苏州大学为牵头单位,汇聚了包括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委党校、张家港市、苏州市姑苏区委宣传部、南京栖霞区、南通市通州区、苏州海关等在内的众多高校院所、政府机构。

协同创新中心以苏州大学原有的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苏南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区域比较研究等三个省级研究平台和各协同单位的研究基础、工作平台为协同创新平台,开展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研究:从“一带一路”到乡村治理;从公民网络参与到农民工市民化;从杭州经验到苏州机遇……协同创新中心以放眼世界的宏大视野和立足本土的务实作风,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得益于协同创新中心实行的“双跨单聘、单聘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人事管理方式,在苏州海关工作的龚震以“双跨”研究员的身份进入了协同创新中心。他结合海关工作的新问题和新动向,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2015年12月,他撰写的《建议淡化外贸增长目标》报告获得了汪洋副总理批示。

三年来,协同创新中心获得了100多个省部级以上和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和40次各级政府领导批示和报告,发表了15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其中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顶级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中国城市风险化:空间与治理》等四篇论文,引起同行广泛关注。(光明融媒记者苏雁通讯员刘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