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泽: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桥头堡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8.11

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桥头堡

张世泽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以来,各省积极跟进,相继开展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这些基地从攻克学术难题、促进学科融合、培养学术骨干、服务社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要求,基地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桥头堡的地位愈发关键。新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并再次明确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能够进一步指导基地建设与实践。

深化体制改革,释放科研生产力。突破现有体制对科研生产力的掣肘,是新时代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建设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重要论述既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路径,也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体制仍有一些方面限制了科研生产力的释放,未能达成人才和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因此,基地建设中对于人才体制、科研管理体制、交流体制、“产学研”一体化体制等方面进行优化设置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克服过往的管理缺陷,提升科研成果产出的效率,努力成为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

聚合科研能力,建设理论新高地。集结科研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理论研究体系是新时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担当。高校现有的学院、系科人员身份关系较为固定,学科、专业之间各自为政的现状短时间也难以改变,高校内部想要形成有组织、可持续的跨学科科研合力限制较多。面对世界百年夫有之大变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讲好中国故事、抢占世界学术话语权的有力武器。在这一新态势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学术成果要超越学科壁垒、打破地域限制。基地建设则为高校提供了良好契机,即以基地为中心,跳脱传统的学术机构运行模式,强调多学科融合与跨机构合作,促进不同学者、不同团队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建共融,优化科研效率和科研能力,更好地担当起中国特色理论研究新高地的重要角色。

强调人才培养,打造智力新平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建设的价值基点。基地是代表一个领域学术理论方面的旗帜,想要保持旗帜的长期引领性,则势必要构建可持续的人才体系,这同样是基地创新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一方面,基地作为领域内高精尖的专家和学者汇聚之地,不仅需要面向高校在读学生输出理论、培养储备人大,也需要面向相关领域一线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培训、讲座、咨询等继续教育服务,将高校的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迅速引入行业实践,达成科研成果的转化并起到价值引导的功用。另一方面,基地是高校内部人才体系创新的试验场。在我国高校教育评价“破五唯”的转向背景下,基地可以依托领域特点重新针对性地设计人才评价模式,从而保持基地人员的发展活力。总而言之,基地建设代表了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人才体系创新建设,是有效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引领作用的重要平台。

建立知识品牌,创设交流新窗口。建立中国特色的知识品牌,是新时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建设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体系。而人文社科基地的建设,应是高校对这种时代呼声进行回应的有效平台和渠道。在对外交流层面,基地能够基于科研合力在领域内快速形成显著的世界影响力,进而通过招收、派出访问学者,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培养学生等方式,助推世界了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在对内交流层面,基地既可以高度参与所属研究领域的政府、企业工作,也可以依托学科优势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可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广泛传播做到“为人民做学问”。基地建设能够成为高校面对国内外多方领域条线的交流窗口,让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有理说得出,说了传得开”。

服务社会决策,形成实践思想库。为社会各界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是新时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建设的根本任务。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相比于传统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基地通过承担业务部门的应用研究课题、开展专项实践研究、担任智囊顾问等形式,可以更为灵活地承担或参与到社会各界的重大实践活动中,也能够据此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决策咨询的能力。在当前我国高校的人大评价中,特别是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过程中,还较为忽视决策咨询成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职工将理论融入实践的积极性。基地具有与二级学院平级的等级架构,拥有较高的评价自主性,能够观照基地所拥有的部分智库特征,从而改善高校“为社会建良言”的环境氛围。因此,基地建设将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扎根现实沃土、着眼现实问题、提供现实解决方案的重要媒介和平台。